close

今天閱讀維也納的唯一英文月報-The Vienna Review 12月號,當中有一篇說到日本Yamaha在競標後取得近200年歷史的Bösendorfer鋼琴製造廠的經營權,國際音樂界,特別是奧地利古典樂界一片譁然。

很多傳統衛道者大肆抨擊,這簡直是把奧地利國寶出售一般,令人無法置信。然而沒有其他出資者的競標金額以及解決Bösendorfer財務問題的決心高於Yamaha,因此Yamaha確立成為Bösendorfer的新東家。

Bösendorfer鋼琴製造廠成立於1828年,以其全手工於國內製成、獨特的聲音以及穩定度而舉世聞名,成為奧地利長久以來高文化藝術的標誌。

然而這奧地利人的驕傲竟然要轉手到日本人這個外族的手裡,嚴重踐踏了奧地利人的自信和尊嚴。

Bösendorfer的其實曾歷經許多不同經營者,也不是首次轉手到外國人手裡。

創辦人Ignaz Bösendorfer之將琴廠成立且揚名古典月界,還受封Imperial and Royal Court and Chamber Piano Manufacturer的最高榮譽,然因後繼無人,子孫只好於1909年將經營權轉賣給家族友人Carl Hutterstrasser。之後奧地利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中心暴風圈,Hutterstrasser之子無法繼續經營,財務嚴重受損,將經營權賣給美商Kimball International。

2002年當時的奧地利總理,同時也是鋼琴家的Wolfgang Schüssel要求銀行BAWAG,一個專為勞工和商業所設立的銀行,從美國人的手裡買回Bösendorfer這隸屬奧地利人的驕傲,然她重返故土。

然而BAWAG接手後卻讓Bösendorfer接連虧損,2006年虧損累計達到2百萬歐元,資產負債8百萬歐元(當時匯率對台幣約1:43)。一般歸咎於BAWAG擅長在銀行業而不是樂器業,加上近來深受高階管理人內線交易的醜聞纏身,讓銀行急於將此副業脫手,聚集所有資源投注到銀行本業。

另一方面BAWAG身為銀行,以營收利潤為著眼點,因此一些利潤較低的型號,如CS系列,採取漠視的態度。這種以獲利為首要任務的管理方式,讓內部生產員工深感遺憾。


(未完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a8839 的頭像
    erica8839

    艾瑞慢半拍

    erica88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