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人在國外,為了吃什麼都可能。
之前就聽男同學說,從小到大沒開過灶的,到了外國唸一年書,竟然成了華人同學中的大廚。
每天想要吃什麼,就耗去了半天的精力。在台灣時住在家裡,每天除了中餐,其他都由母親大人料理好了。連水果都切好刻好端到我眼前,就怕我不賞光。當時心裡頭知道這是好命啊,尤其每當其他已經嫁做人婦或獨自租屋的同事投來羨慕眼光和驚呼,我就知道自己還在享福。但人就是有劣根性,竟然每每可以自己處理晚餐時,當作快樂的自主權回歸掌中時光。
我本來就好養,除了生吃動物內臟眼睛、猴腦貓肉、飛天鑽地昆蟲,原則上我都可以填到肚子,當然每天吃西菜也難不倒我。在台灣下廚,做的也只有西菜,還曾經為了煮洋蔥湯熬了8個小時的高湯,當時我才20歲啊!
來到這了,腦袋當然盡想著台灣美食。套句在美國長大的表哥所說的:Taiwanese Food is really something else!他這話與我和小沙碰面時說的,但不知小沙有沒有體會到一點皮毛,畢竟他也曾到過台灣一趟。
自從住到小沙家,他就成了我鱉腳台菜混亞洲菜的實驗品。網頁上我的最愛有個資料夾,蒐了各樣的食譜網站(啥時我成了家庭主婦?),印象中我曾煮過肉燥飯麵、沙茶牛肉、蜜汁雞腿、紅麴雞腿、檸檬烤半雞、大蒜烤地瓜、酸辣湯、超市賣的韓國煎餃和中國八寶粽、日式咖哩、怪炒高立菜、糖醋煎豆腐、三杯超杏包菇、蕃茄炒蛋,以及這兩天終於下手的牛肉麵。
清單一列,沒想到自己還小有本事,而且食材也給漸漸蒐齊了。剛好上個星期進行每日功課-看超市特報,讓我瞄到牛肉特價:牛腿骨肉一公斤原價5.49歐、特價2.99,燉肉用的牛肉塊原價6.99、特價3.99,結果就買了300多塊錢回家。還冒著雨去亞洲商店買八角和月桂葉代替滷包、順便帶上豆乾和蒟蒻、一罐不曉得什麼時候才用得完的豆瓣醬,因為廚藝老師李梅仙說,豆瓣醬可是牛肉麵的靈魂啊。
參考了三四個網站,綜合燉高湯、牛肉麵和牛肉乾的做法,綜合一番後,在廚房切切弄弄一個多小時,燉一個多小時,安靜冷卻到隔天,再開火燉半個多小時,牛肉滷好再取湯另滷豆乾蒟蒻和蛋,漸漸地,小沙的公寓變成牛肉麵店了,空氣中從早到晚都是八角、月桂葉和無敵阿公阿舅牌醬油的味道。麵條用的是台製陽春麵,嚼勁夠份量也足,這一鍋小沙吃了2餐,我吃了3餐。最後一餐我不搭麵,煮好一鍋紅豆飯,將剩下的牛肉、滷蛋切半、超入味蒟蒻豆乾和蘿蔔以及湯之精華舀到湯碗上,另外烤個奶油白菜和麵包布丁,當天的寒冷全隔到肚皮外了。
冰箱現在還留著滷過豆乾的醬汁,打算冷凍起來當成老滷,近日再丟些材料回味。但能多老?老也不過一個月。但凡事都是第一次最珍貴,要是能將這滷汁扛回家,我作夢都會笑。
此次做牛肉麵的參考網站:
1.台北牛肉麵節官網 by 李梅仙老師
2.常逛的性格派部落格,湯湯湯 in 女主人沙龍
3.google到的網頁 滷牛肉和豆乾 in 三年級的背包
另外已經很有名氣的窮留學生懶人食譜,教人快速省錢的料理招數,光聽網站的名字就很吸引人,
尤其每天煮到想破頭的學生、上班族、家庭主婦/夫都適用!
感謝前輩,請賜給我神奇的力量!
11月17號補充:
果然沒有老滷這回事,滷汁今天被我改造成日式咖哩啦!
全站熱搜